纸间“流淌”的故事:苗族剪纸农民艺人来聊城参赛-天天信息

大众网   2023-07-04 14:21:53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剪纸艺人杨金秋向记者介绍苗族剪纸

大众网记者 赵志鹏 李连显 汪晴 聊城报道


(资料图片)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上下翻飞间,一幅幅千姿百态、活灵活现的剪纸作品便创作了出来。这是7月3日,在山东聊城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农民技能大赛手工剪纸赛区上发生的一幕幕。

作为六大赛项之一的手工剪纸项目,这次有来自贵州省、山西省、陕西省、湖南省、河南省等多个省份的40名选手参与比赛中来。当手工剪纸比赛结束后,一位身着苗族盛装的艺人来到作品展区,一边唱着苗族古老的歌谣,一边向大众网记者阐释着身旁的作品。

“这幅《图腾树》作品,体现了苗族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来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苗族剪纸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杨金秋说,家族中的女性普遍善于剪纸和刺绣,她是其所属苗族支系的第十六代传承人。

“我从7岁开始跟父母学剪纸,以前条件艰苦,最初没有剪刀也没有纸,我就去找叶子用手撕,撕着撕着一个图案就出来了。”杨金秋说,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和不断练习,成年后的剪纸技艺逐渐成熟,花草鱼虫、农耕劳作、节日习俗等内容都成为她创作的灵感。

苗族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分有稿画剪和无稿盲剪,其中盲剪的难度非常大。盲剪需要作者对不同纸张大小进行镂空式设想,在剪刀与纸张碰撞之间预先构思设计好每一处空与留的缝隙,是让线条与美并存的高难度创作。

“我的技艺属于盲剪,平时没有时间画稿,想剪什么就凭自己的感觉走。”杨金秋说,她的盲剪技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会的。以前由于白天要到田地间干活,杨金秋只能晚饭后剪纸,在不断地练习中,杨金秋熟能生巧,慢慢地也就不需要画稿了,因为图案都在她心里。

“很高兴来到聊城参加第一届全国农民技能大赛,也很荣幸通过这样的活动将苗族剪纸艺术分享给大家。”杨金秋感叹道。

为了让苗族剪纸艺术更好地传承与保存,2020年,杨金秋及其子女在相关学者的协助下整理出版了《杨金秋剪纸》一书,书中不仅展示出年代久远的传统图腾故事,还收录了她创作的大量动物、人物、花卉、藤草组合等多种传统背带纹样,是一份珍贵的地坪苗族剪纸图像资料。

近年来,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苗族剪纸除了在当地不断满足传统技艺的需求而得以传承之外,在对外交流、非遗进校园、文创等过程中,其价值也得到空前拓展。

热文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