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某某路一新能源车自燃”
“又是新能源车,地下车库充电自燃”
(资料图)
天气慢慢热起来了,这样的新闻又开始冒了出来。
反正这类电车的自燃新闻的评论区,一直以来,都是网友们日常的“对线”舞台。
油车党们吃瓜看戏外加冷嘲热讽:“喏,非得买电车”,电车党们开始扒拉各种数据回应:“油车自燃率也不低、安全性电车更好”。
各新能源品牌粉丝之间,也会互相攻击:“不用点进来我都知道又是 x ×烧了”“××品牌烧了就肯定上不了新闻”……
咱也说句公道话啊,目前,其实并没数据能说明电车一定就比油车容易起火。
根据美国交通统计局和 Auto Insurance EZ 提供的数据,电动车的起火可能性约为 0.3%,反而比汽油车的 1.05% 还要低。
之所以电车着火的话题度高,脖子哥觉得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和油车相比,电车自燃的场面相当恐怖,火势蔓延速度极快而且不易扑灭,一旦起火场面就难以控制。
这是因为锂电池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氢气和氧气。这两种气体又会继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进一步加快电池燃烧速度。
而且不光咱们常人很难应对电车起火,甚至就连现有的消防系统,看到电车起火都是一个头两个大。
日常的消防人员救火基本就是灭火剂+水两板斧,但如果用这套玩意儿给电车的电池灭火,那基本是林黛玉倒拔垂杨柳,搁着挠痒呢?
因为电池考虑到日常使用的安全性,都会被专门保护在防水外壳里,结果一起火这防水外壳反而成了火源保护壳,水压根浇不到起火点。
更多时候,消防人员给烧着的电车浇水,是利用水去降温,而不是灭火,但这个耗水量可是相当惊人的。
据美国消防部门统计,浇灭一辆着火的油车,大概用 2~4 吨水就够了,而要浇灭一辆着火的特斯拉,足足需要花上 6~7 个小时浇上几十上百吨水。
浪费水就算了,等这么多水浇完,车子基本也就不剩个啥了。
而用干粉灭火和二氧化碳等灭火剂灭火,也还是吃瘪。
因为这些灭火剂的原理都是想办法给火源上隔绝氧气,可前面说了,锂电池燃烧能自己释放氧气,压根隔绝不了。
所以在很多电车起火案例中,消防人员一般采取的救火方法就是“等+防”,等就是等电池自己烧完,防就是防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这也是为啥每次新能源车着火很少有看到保存完整的受灾车,最后最多就剩个架子了。
这些操作怎么看都只是权宜之计,随着电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电车起火的绝对数量肯定会越来越多,总得想办法更好地给电车灭火吧。
为此,大伙们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不,丹麦的紧急服务部门就开了个大脑洞,它们把消防车装了个“大集装箱”,里面装满水和一些降温材料。
一旦有电车起火,他们也不打算浇水灭火啥的,直接把车子吊起扔进“集装箱”里,来个 360 度浸水。
我只想说,思路很好,下次不用再想了,一个火灾车愣是变成了火灾+泡水车:
还有种名叫“冷切眼镜蛇(ColdCut Cobra)”的方法,听起来就靠谱多了。
它利用一个超高压喷嘴,喷出超高压的水和腐蚀性材料,先浇灭车身主要明火,再超高压切割开电池包,直接给里面的电池降温,给电池灭火。
虽然光是扑灭车身明火可能就挺费劲,但起码不用把着火车变成泡水车了,只是这个救火速度还是相当费劲。
消防安全公司 Rosenbauer 则另辟蹊径,研究出了一套电车专用灭火系统 Battery Extinguisher System Technology(BEST)。
它带有一个向上穿刺的喷枪,可以不用顾虑车身上面熊熊燃烧的大火,直接从底部迅速戳穿电池的防护板,然后就能从下往上把整个电池包灌满水:
据开发商称,大概花个 40 来分钟用 2 吨水就能成功灭火,他们还表示这技术尤其适合在高速上使用,毕竟在高速路上可没有消防栓,很难几十吨几十吨水地往电池上灌。
如今,国外已经有不少地区的消防机构准备采用这套设备了。
但另一个问题也出现了,搭载了 BEST 系统的消防车普遍又高又大,高速户外可以用这玩意儿灭火,可到了地下停车场、室内充电桩里,这种消防车压根就开不进去啊。
而且相比高速,这些场景车辆密集,一辆车子起火很容易引发一连串的事故,危险性更大。
这不英国人对症下药又掏出了个新鲜玩意儿,他们在丰田海拉克斯皮卡的基础上,开发了一款六轮底盘扩展件 Hiload。
通过这套扩展件,它能够把消防车的车身高度控制到 1850mm,足以进入绝大部分地下停车场:
而且魔改后的车上装配了一个液压动力输出装置(PTO),可以为水泵提供动力用于灭火。
同时,车身上还带了一个电车起火专供的 Atenta 电动汽车灭火系统。
这个系统除了浇水灭火,还融合了前面的电动车专属灭火方案,能够快速切开电池壳并灌入特制的电池灭火剂来灭火。
在整个救援灭火环节里,还会一直监控电池温度,防止电池升温引发二次燃烧:
总的来说呢,电车起火这个老大难问题真挺不好弄的。
大伙想了不少解题思路,但目前看起来终究还只属于尝试阶段,眼下的各种解决方案在成本、操作落地等等方面都还有不少缺陷。
说到底,电车的防火和灭火,还是需要厂商和消防等部门一块儿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