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如此内卷,燃油车不断被蚕食的当下,如今的汽车市场已经存量竞争时代,过去购车多是首购,现在购车多是增购或换购,与此同时,人口红利也在逐步消失,在此背景下,不仅汽车市场洗牌加速,一些细分市场更是“加速卷”。就是在这种内卷的大环境下,中国汽车市场在5月份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日前,中汽协与乘联会分别发布2023年5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3.3万辆和23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9.4%和10.3%,同比分别增长21.1%和27.9%。1~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68.7万辆和1061.7万辆,同比均增长11.1%。
(资料图)
中汽协表示,汽车产业自4月以来有所好转,市场仍处于缓慢恢复阶段,汽车行业经济运行依然面临较大压力,行业企业效益水平处于低位。从目前看,全年实现稳增长目标任务艰巨,需要进一步恢复和扩大需求,综合施策加快释放消费潜力,推动行业平稳增长。
新能源市占率稳步提升
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1.3万辆和7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和60.2%,市场占有率达到30.1%。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1%和46.8%,市场占有率达到27.7%。
具体到细分市场来看,5月纯电动批发销量48.0万辆,同比增长48.0%,环比增长10.0%;插电混动销量19.4万辆,同比增长98.0%,环比增长16.0%,在新能源车中占比29.0%,较同期增加6个点占比。
5月B级电动车销量13.7万辆,同比增长80.0%,环比增长5.0%,占纯电动份额29.0%。纯电动市场的A00+A0级经济型电动车市场崛起,其中A00级批发销量7.3万辆,同比下降31.0%,环比增长30.0%,占纯电动的15.0%份额,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A0级批发销量15.5万辆,占纯电动的32.0%份额,同比增加16个百分点;A级电动车10.0万,占纯电动份额21.0%;各级别电动车销量相对分化。
海豚最低售价:11.68万起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3.50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14万车友热议二手车8.68万起 | 178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的竞争主要集中在10万-15万元价格区间的细分市场。1-5月,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增速差距很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延续了去年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
崔东树表示,6月是上半年的重要节点,企业倾向于在6月份冲击销量,整体车市仍有望实现持平或微增,反而是7月份面临着季节性下降的挑战。他预计,7月份的下降程度不容乐观,整体来看,6月和7月的下行压力也将给全年车市的增速带来一定挑战。
自主品牌新能源依然强劲
目前,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的态势不可逆转,国内汽车市场大盘稳健增长,给汽车产业带来更多机会,自主品牌明显抓住了这一机遇,得益于技术的积累,疯狂推出各种新能源车型抢占市场,也进一步加剧了目前的新能源市场内卷。
在最近召开的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表示,对于内卷,与其抱怨不如享受卷的过程,这是必须要转卷的时代,系一大家卷出新高度,卷出新高度,实现自己的目标。
从5月新能源表现来看,依然是自主品牌的天下,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58.0万辆,同比增长60.9%,环比增长10.5%。零售渗透率达到33.3%,较去年同期提升了6.7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的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为57.1%,豪华品牌为23.0%,主流合资品牌仅有4.0%。
从零售份额来看,5月,主流自主品牌份额占比达到72.8%,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合资品牌占比4.6%,下降1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新势力份额为12.8%,下降3.9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在5月,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达到12家,环比增加1家,同比减少1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 82.7%。其中比亚迪239092辆、特斯拉中国77695辆、广汽埃安45003 辆、上汽乘用车29126辆、理想汽车28277辆、吉利汽车27036辆、长安汽车26914辆、上汽通用五菱24373辆、长城汽车23755辆、哪吒汽车13029辆、零跑汽车12058辆、东风易捷特10569辆。
得益于新能源车型的贡献,在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109.9万辆,同比增长37.6%,市场份额为53.6%,上升4.3个百分点。1-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478.1万辆,同比增长22.7%,市场份额为53.1%,上升5.2个百分点。
眼下自主品牌新能源发展的确是一片大好,但对于车企来说,要想取得突破性增长也绝非易事。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表示,虽然新能源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但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主要在于,发展空间虽然较大,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两位数增长几无可能;微增长、淘汰赛、兼并重组将成为主旋律。
通过5月车市表现来看,中国汽车品牌凭借着造型、新能源、智能化的优势,规模优势进一步凸显,换道竞争优势更加明显。这也预示着车市淘汰赛加速进行,部分国际品牌和自主品牌将艰难求生存。未来5年、未来10年是竞争的关键期,企业能不能生存下来要靠创新能力、服务能力以及体系力。